进入老年版

春笋破土 山乡油焖笋飘香 一口吃出春天的味道

记者 邬怡灵 何腾涛 见习记者 孙申磊

本报讯  连绵春雨过后,春笋争相破土。3月17日,溪口镇许江岸村的奉化山珍笋制食品有限公司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抢抓时机,将刚出土的雷笋制成地道的奉化油焖笋,让春天的这口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当天天色未亮,厂房里已一片忙碌,剥笋工人围坐一起,手起刀落,笋壳翻飞,清脆的“咔咔”声此起彼伏。剥出的嫩白竹笋,等待着下一步处理。“凌晨2点就开始干活了,一天能剥1000多斤。”剥笋工人张慧芳笑着说。

上午10时,不断有运笋的货车开进厂区。据加工厂负责人夏伟杰介绍,目前厂里光是剥笋工人就有60人,参与各流程的工人总数达170至180人。“这些工人中一部分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另一部分是附近村民,农闲时过来打零工。”夏伟杰说,“剥笋是计件结算,一个笋季下来,平均每人能挣上万元。”

走进油焖笋制作区,热气腾腾的场景令人震撼。20余口大灶同时运作,铁锅里炖着刚处理好的竹笋,工人们大力挥动锅铲,翻炒间,随着油和酱油缓缓倒入锅中,瞬间蒸腾起一片浓郁的香气,火苗舔舐着锅底,酱香与笋香交织,蒸汽弥漫了整个厂房。

“当天挖、当天㸆,这是必须要坚持的标准。”加工厂另一位负责人江伟东介绍,油焖笋的制作流程极为讲究:笋剥壳、清洗、切块后,需先用清水煮两个小时,再用土灶加酱油慢炖两个小时,最后加油增香,再装瓶杀菌,每一步都要耗时数小时。“一锅油焖笋从鲜笋到成品至少要8个小时,慢工才能出细活。油焖笋罐头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常温下可以保存18个月。”江伟东说。

这几年,随着电商成为主要销售渠道,奉化油焖笋的销量也逐年增加。去年,江伟东的两家工厂共生产了80万瓶油焖笋,今年预计还会增加产量。“对笋农来说,每年笋季都要琢磨怎么把新鲜的竹笋保存下来,送到更多人的餐桌上。”江伟东感慨道,“㸆油焖笋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情怀。”

春笋破土,“油焖”飘香。在许江岸村,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与阵阵笋香交织在一起,一瓶瓶油焖笋被精心制作、装瓶封存,把春天的第一口鲜美送往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