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红色军旅一日营”,点燃松岙中心小学师生爱国热情
当革命传统教育遇上劳动实践,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3月24日,地处奉化革命老区松岙镇的松岙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在王夹岙水库开展了沉浸式“红色军旅一日营”野餐活动。该校近200名学生化身“红军小战士”,通过搭灶做饭、军事训练、忆苦思甜等特色项目,在青山绿水间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爱国热情高涨。
上午9时30分,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红军小战士”帽在春风中连成红色海洋,开展“阶梯式”活动。二年级陈同学蹲在自制土灶前开始展示“生存技能”,他一边小心翼翼用竹炭煨烤着年糕一边感叹:“老师教我们用砖块搭灶台,原来红军叔叔做饭这么不容易!”
六年级学生则用玉米、青豆、大米熬制“忆苦思甜饭”,伴着《长征组歌》的旋律,将红军“半截皮带”的故事揉进柴米油盐。在特别环节“红色午餐会”上,高年级学生将自制红军饭分享给低年级同学。“米饭有点硬,但想到先辈连树皮都吃过,就觉得格外珍贵。”五年级林同学在“战地日记”中写道。
下午的军事拓展环节掀起活动高潮。该校特邀2名退伍军人担任教官,指导开展实战化训练。低年级体验穿越25米“烽火线”障碍网,用帆布担架模拟运送伤员;高年级开展“飞夺泸定桥”平衡木竞速赛,3分钟内完成战术包扎考核。虽然因为跟着退役老兵章鸿根学习标准匍匐动作,孩子们在泥地上磨破了护膝,但大家却始终斗志昂扬。“这些孩子眼里有光,就像当年刚入伍的新兵!”章教官感慨道。
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将“低成本、深教育”理念贯穿全过程。同学们利用水库天然石块和红砖搭建16处环保灶台,本地农户直供的青豆、大米实现食育与助农双赢。
据介绍,本次活动影像将被制作成《红色野餐STEM课程》,为未来开发涵盖劳动技能、国防教育、食安知识的校本课程做好前期准备。“我们要让红色教育从‘一日体验’变为‘终身烙印’。”该校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