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铺就乡村发展“黄金”路 大堰镇箭岭村400亩黄精开种

记者 赵雪雁 何腾涛 通讯员 邬丹盛

本报讯  春光无限好,田间农事忙。眼下,大堰镇箭岭村400亩黄精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村民趁着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黄精,田间沃野药香四溢,一派人勤春忙的喜人景象。

3月5日上午,当记者来到箭岭村黄精种植基地,只见基地沿着山势层层叠叠铺展,一排排田垄整齐划一,农民挥着锄头辛勤耕耘,在整好的畦面上,每隔30厘米开穴,将选好的黄精块茎平放在穴内,随后覆土。已经种植了黄精的田垄上,覆盖着松针与树叶,为黄精苗提供温暖的保护。

“黄精种植可以使用块茎、种苗两种方式,目前天气比较冷,我们选择的是块茎种植。”宁波市奉化区宝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箭岭村黄精种植基地负责人宋燕娜告诉记者,块茎要在每年3至4月或10至11月种植,选择1至2年生、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根茎进行繁殖。黄精偏好阴湿环境,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因此,选地与整地是黄精种植的首要步骤。“整地过程中,深翻是关键,黄精种植土层厚度至少30厘米以上,同时做好排水工作,有利于黄精生长。”宋燕娜补充道。

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作为药食同源的养生食材,可以将其开发成黄精茶、黄精饼干、黄精面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新鲜黄精的价格在每公斤20至25元,林下亩产一般在500至650公斤,优质土地可达1000公斤以上。”宋燕娜说道。不过,黄精生长比较慢,一年长一节,要在四五年后才能采收。

箭岭村适宜的气候环境、优渥的生态资源为黄精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看着眼前一排排整齐起垄的种植带,箭岭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国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通过‘村集体+强村公司+第三方公司’模式将闲置的400亩土地流转出去,村集体每年可稳定增收9万元。同时,基地日常种植、管护等工作,为村民提供了不少‘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由于黄精在五六月开花,王建国还计划将村里种植的油茶、格桑花、薰衣草等串珠成链打造成观赏带,连接起箭岭环境学习中心,吸引更多人走进箭岭村,在乡村开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赏景+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