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教学评研”一体化专项行动探索美术书法融合教学新路径

8.jpg

7.jpg

6.jpg

5.jpg

4.jpg

3.jpg

2.jpg

1.jpg

微信图片_202504171417441.jpg

4月16日,为期三天的“奉化区‘教学评研’一体化专项行动·中小学‘美术书法融合教学’核心团队”培训活动在西坞中学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生成式AI与“智能+”评估技术,解决传统艺术教育资源短缺、创作难度高等问题,构建“技术赋能-审美创作-素养生成”的美育模式,提升区域师生的AI应用与审美创造能力。

AI介入,引领美育新风尚‌

活动首日,区美术学科骨干教师王幸以《AI赋能开启美育新征途》为题,分享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她通过“AI简史”“AI实战”和“AI争议”三大模块,深入剖析了AI技术在学术论文创作辅助、教学PPT自动生成、美术作品概念构思及短视频动态创作等方面的应用,展示了AI对现代教学的深远影响。区书法名师吕科以“AI辅助落款: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为题,探讨了AI技术在书法创作中的应用。他系统梳理了落款在书画中的多重功能,指出AI并非取代传统,而是为千年艺术注入新生命力。此外,两位老师都特别强调了一点:教师应秉持“人为主,AI为辅”的原则,合理利用AI技术,避免过度依赖。

诗意盎然,传承文化精髓‌

中华诗词学会成员汪峰老师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诗意讲座。他深入讲解了传统诗词的基本表现手法,区分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不同,并传授了绝句创作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平仄”格式的详细讲解。汪峰老师结合自己的创作实例,让教师们对诗歌创作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纷纷尝试创作,佳作频出。

学以致用,融合教学显成效‌

为了深化学习成果,检验教师们对培训期间所学知识的应用,主办方安排了两节展示课。西坞小学书法教师李稷卿与西坞中学美术教师吴丹妮联手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方寸之间》艺术课。这堂融合篆刻、砖刻与拓印的综合性艺术课,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更在方寸之间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伟大与美好。萧王庙中学郁洁、上师大附校朱倩倩两位美术教师和锦屏中心小学书法教师毛岑岑共同执教八年级《墨韵荷香——诗书画印的结合》一课。这堂创新艺术课程以荷花创作为载体,通过“构图美-笔墨美-整体美”三阶教学,将AI技术与传统水墨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了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

专家引领,探索教育新路径‌

培训期间,多位专家聚焦艺术教育创新,围绕AI赋能诗书画印教学、科研促进教师成长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教师提供了多维指导。杭师大彭德教授强调美术教育需立足传统文化与美育实践,倡导从生活中汲取灵感,通过观察与实践提升艺术表现力。正高级教师吴相撑以篆刻艺术为例,从磨石、字体到个性化表达,深入浅出解析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鼓励教师通过实践探索艺术个性。特级教师骆建钧从科研、教学主张与AI赋能三方面提出建议,强调AI技术应服务于教学优化,助力传统美育焕发新活力。《中国美术教育》主编崔卫提出“研究与实践一体化”理念,剖析教学案例转化为科研成果的策略,强调选题创新与实践深耕的重要性,为教师科研指明方向。《浙江教育报》池沙洲高度评价培训成果,指出“书美一体”融合教学需深挖文化意蕴,倡导教师打破专业壁垒,培养跨领域视野。

据介绍,西坞中学一贯秉承“浸润式”的教育理念,在知、意、情、行融合的道路上已经留下了深深地脚印。此次研讨不仅是“诗书画印”融合课堂在该校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该校乃至全区美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未来,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美育事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