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岭小学“科探小分队”暑期特别行动收获满满

IMG_20250628_094923.jpg

5.jpg

4.jpg

3.jpg

mmexport1751192604962.jpg

1.jpg

6月28日至29日,武岭小学组织了"科探小分队"来到杭州开展了为期两天一夜的暑期特别行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连接科技与文化的奇妙之门。这场跨越时空的探索,让同学们在感受前沿科技魅力的同时,也触摸到了中华文明的千年脉动。

本次研学分成两大板块。第一个板块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在杭州机器人小镇,学生们通过脑机游戏赛车体验了“意念操控”的神奇。年龄最小的队员蒋宸轩展示着额头的脑机接口电极片说道:“当我的脑电波真的让赛车跑起来时,就像拥有了超能力!”此外,队员们还借助AR骑行设备在虚实交融中感受了数字孪生技术的魅力。

随后,学生们走进了浙大紫金港校区的流体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里,老师向他们讲述了国产盾构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攻坚故事,以及光刻机研发历程中的“微米级执着”,这些故事让同学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科技突破背后的艰辛与执着。同学们分享感受时纷纷说道:"原来我们用的每块芯片背后,都有科学家叔叔阿姨们十几年不放弃的故事。”在浙大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学生创新实践基地里,大家体验了格斗机器人的操控,感受了动作捕捉的神奇。看到里面一组组正在埋头钻研的大哥哥、大姐姐和一个个成型的科研成果,队员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为他们点赞。队员们还在杭州科技“六小龙”生活体验馆中,领略了科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在这里,机器狗成为了大家的明星伙伴,通过和这种智能生物的亲密接触,让孩子们对未来科技走进千家万户充满了期待。

活动的第二个板块聚焦于杭州的前世今生。在《宋城千古情》的演出现场,全息投影等技术再现了杭州千年历史画卷,让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直观感受到了科技赋能文化传播的创新表达。在浙江省博物馆,队员们跟随者讲解员讲解和良渚文化进行了跨越五千年的时空对话。多次来这里参观的王乐欣同学说:“五千年前在良渚玉琮上展现微雕工艺的先民,和现在造光刻机的科学家,好像都在做同样的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这次暑期研学,孩子们能够懂得‘真正的黑科技不是冰冷的机器,是一代代人滚烫的坚持’,这就是他们最大的收获。”该校负责人由衷地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