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营商办创新“1+3+N”开工前审批上门服务机制 赋能亿元以上项目提速增效
记者 康诗文 通讯员 吴文文
今年以来,区营商办充分发挥“大监管服务办”工作职能,靶向破解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前审批“环节冗杂、周期冗长”等痛点,创新开工前审批“1+3+N”上门服务机制,深化“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张清单、一套方案”的“四个一”服务机制,构建起跨部门联动、全流程跟踪、个性化定制的服务闭环。自3月启动以来,累计服务11个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达20.1亿元,为稳投资、促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构建服务矩阵
凝聚部门攻坚合力
4月9日,针对宁波富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区营商办多措并举优化服务。一方面,提前介入,协助提升厂房外立面风格、优化停车位配比,指导申请技改政策补贴;另一方面,按“拿地即开工”需求,对接发改部门开展项目备案指导,现场协调资规部门优化设计方案,并联合住建部门指导施工图联合审查、配套费用测算等,助力缩短项目筹备周期。
今年,区营商办印发《宁波市奉化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上门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形成“1+3+N”上门服务机制,即区营商办为统筹中枢,纵向联动发改、住建、资规3个固定职能部门,横向协同环评、交评、能评等N个专业单位及属地镇街,打造“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服务共同体,为项目审批提供“多对一”专业化指导跟踪服务。自该服务机制实施以来,协助解决规划设计、配套费用测算等共性诉求10余项。
强化精准服务
实现闭环管理提效
5月20日,区营商办服务团队提前介入宁波赛尔联合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施工图纸设计阶段。面对消防通道设置难题,企业原想将消防通道开在金海路,服务团队专门协调,最终确定“厂区东北侧增设紧急出入门+利用现状农村道路作消防通道+与金海泵站共用出入口”方案,避免企业因设计返工产生工期损失。
区营商办聚焦项目审批关键环节,实施“项目对接—上门服务—全程跟踪—服务闭环”管理,颗粒化拆分项目开工前审批事项,服务团队提前介入项目前期筹备,通过现场踏勘、联合研讨、协调解难等方式精准诊断堵点。截至目前,已累计召开3次专项协调会议,解决个性问题24个,实现审批事项“零遗漏”、问题解决“零拖延”。
提供增值服务
拓宽为企服务场景
5月16日,区营商办针对宁波市哈雷换热设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提前精准服务,不仅指导优化厂房设计方案、推送技改补贴政策,还通过辅导企业推进“拿地即开工”模式。对接中,区营商办按需求开展发改项目备案指导,现场协调资规部门优化方案,联合住建部门完成配套费用测算、图审及施工前事项辅导。最终,项目从获地到领施工许可证仅用时14天,远远短于以往3至6个月的周期,实现了“企业有诉求、部门有行动”的高效响应。
区营商办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与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上门方案,全面梳理拿地清单、项目审批清单、开工前基础配套清单等“三张服务清单”。针对部分事项审批时间长、流程多等问题,采取许可审查前置、部门并行预审、告知承诺审批等措施,同时提供政策补贴、项目统办、人才服务等多元增值服务。
区营商办通过审批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审批服务从“被动受理”向“主动供给”转变,让亿元以上项目审批服务从“碎片化”转向“集成化”,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总结经验,推动‘1+3+N’服务机制常态化,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区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