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房屋租售服务“指尖可达”
当前,房屋租售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流程繁琐、虚假房源等问题长期困扰群众。为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效能,区住建局房管中心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全面推广“浙里办”房屋租售应用,努力推动房产交易从“窗口跑”向“指尖办”转变。如何让群众轻松实现安全交易?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根治行业乱象?本期“民生会客厅”聚焦房屋租售服务新生态。
主持人 王巧丽
本期嘉宾:
汪翔 区住建局房管中心房产管理科负责人
叶海波 奉化区某房产中介机构负责人
吕女士 岳林街道中山锦庭小区居民
■我区房屋租售市场结构性矛盾依旧
主持人:目前,我区房屋租售市场情况如何,最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是什么?
汪翔:目前,我区房屋租售市场整体运行平稳,但也存在结构性矛盾,比如热门区域房源紧张,这部分区域的租金上涨压力凸显,还有个别虚假房源扰乱市场秩序,中介服务不规范问题偶有发生。所以,对于行业主管部门来说,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要治理虚假房源,特别是部分中介违规操作,未通过平台核验房源即挂牌等行为。
叶海波: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良中介,对我们正常经营造成了很大影响,以至于大家对中介的认可度一直不高,有点劣币驱逐良币的感觉,我们也希望能够规范中介市场。
吕女士: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有各种人说房,有的特别低价,有的又和实际不符,我们如果想购买二手房,还得仔细甄别。
■“浙里办·房屋租售”应用将促成“真人真房”
主持人:可以介绍下“浙里办·房屋租售”应用吗?应用上线后将如何解决现有的问题,有哪些新亮点?
汪翔:“浙里办·房屋租售”应用由宁波市住建局官方打造,依托浙江政务服务入口,集成“卖、买、租、出租、查询”五大模块,实现房产交易“一网通办”。其房源经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核验,虚假房源“秒拒”,交易全程留痕可追溯,用户隐私加密保障安全。我区已于5月12日开始推广该应用。
上线的“浙里办·房屋租售”应用可以更加便捷地为中介与房东提供房源核验码生成、租赁合同备案服务,确保“真人真房”,优化租赁合同备案流程,通过备案数据为纠纷调处提供依据。但相关服务仍为群众自愿办理,并不能完全解决现有问题。目前,平台主要为房屋租售个人与中介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租售通道,吸引用户自主选择,鼓励房东和租户自主使用。
应用具有“秒拒虚假房源”的功能,实现方式主要是房源核验通过不动产登记数据库自动验证房屋权属、限制交易信息(如查封),生成唯一房源核验码,中介需扫描房东生成的委托码完成授权,联通的房产交易官方平台(宁波房产交易信息服务网)房源发布自动拒绝未通过核验的房源。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房源数据与不动产登记部门的数据库联通,实时获取。
该应用不具备使用强制性,具有无额外收费,操作便捷,房源信息真实,能强化交易双方信任,有效保障双方利益避免受到侵害等优点吸引用户自愿使用,并且宁波房产交易信息服务网会对非独家委托转自行成交进行披露公示。
叶海波:我对这个应用的“秒拒虚假房源”比较感兴趣,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继续鼓励更多房源加入到中间来,吸引更多购房者。
■进一步推动房产交易从“窗口跑”向“指尖办”转变
主持人:如何推广“浙里办·房屋租售”应用,推广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应用上线后会带来哪些具体改变?
汪翔:主要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平台宣传推广:线上通过本地融媒体、中介微信群聊推送操作指南,突出“自主挂牌免中介费”“租金监管保障”等优势;线下联合物业、社区在小区宣传屏上宣传介绍,开展“租售服务进社区”指导物业社区了解相关应用。目前,应用已上线在线签约功能,租金监管等新功能会根据用户意见反馈,由市住建局与“浙里办”应用平台沟通决定。同时,相关部门将基于实际需求进行保障性住房分配和建设规划优化。
在推广过程中,发现部分老年群体反映对应用操作流程不熟悉、智能手机不常用等问题。目前,“浙里办·房屋租售”应用已根据浙里办应用要求完成适老化改造,可选择长辈版模式,后续若有优化意见可通过“浙里办”相关建议渠道向市住建局与平台反映。如果老人无法使用智能手机,可通过线下前往政务服务中心3楼大厅房管窗口15号代办服务点进行办理。
叶海波:最大的改变是房源真实性大幅提高。以前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核实房东身份和房产证,现在平台直接对接不动产数据库,房源核验码一扫就能确认真实性,省去了大量线下跑腿的时间。客户也更信任我们,因为知道所有信息都是官方验证过的。并且租售双方都能查到我们的备案信息,纠纷明显减少了。
吕女士:以前总觉得出租房子要找中介才靠谱,但“浙里办”这个平台真的让我改观了!上传房产证、拍几张照片就能自主挂牌,我们尝试挂牌后的一星期内就有租客联系看房。最惊喜的是,平台会自动隐藏房产证上的敏感信息,只展示核验过的关键内容,既保护隐私又让租客放心。
主持人的话——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浙里办·房屋租售”的推广,既是数字化改革的生动实践,更是民生服务的提质升级。当前,我区正通过“线上宣传+线下辅导”“强制核验+自愿使用”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构建真实、透明、便捷的房产交易环境。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和应用改进力度,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指尖办事”的安全与便利。唯有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技术赋能中保留人文关怀,才能真正让数字化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