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袭,避灾安置点让群众安身又安心
记者 徐琼 李露 何腾涛 邬怡灵 王巧丽 王层裕
本报讯 在台风“竹节草”影响期间,我区积极有序推进人员安置工作。截至昨天中午11点30分,全区共启用67个避灾场所、累计安置1028人,7个临时避灾点、累计安置75人。各镇(街道)全力保障避险安置群众基本生活,在防汛防台工作中实现民生温度与应急力量并重,为台风期间群众安全筑牢坚实后盾。
昨天上午,记者在大堰镇柏坑村文化礼堂安置点内看到,来自柏坑水库扩容工程的135名施工人员已全部妥善安置在这里。志愿者们积极承担起各项服务工作,维护现场秩序,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与此同时,柏坑村也为安置人员安排了各类生活物资和茶水。“外面风雨不断,屋内温暖不停。我们工人们在这边都很安心。”柏坑水库扩容工程项目部经理赵大明说。
据悉,作为全区唯一的全山区镇,大堰镇提前规划,全镇26个避灾场所已全部开启,配备相应抢险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可以满足各村安置需要。大堰镇董家村还“巧用”老年食堂作为避灾安置点,该村17户村民被安置在此。临近中午,志愿者为转移村民发放午饭,让村民在台风天吃上“暖心饭”。
昨天中午,在溪口中心小学避灾安置点,避灾的群众正有序地排队领取午餐,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其间,一边维持秩序,一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端上热腾腾的饭菜。该避灾安置点有60余个床位,每张床上铺着新被褥,安置点角落里的物资架上放着泡面、矿泉水和小面包。“这个安置点里24小时都有我们志愿者值守。”正在忙碌的剡溪志愿者协会会长张义丁表示,除了提供一日三餐外,志愿者还为安置人员提供理发等服务。
昨天,风雨交加中,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和美志愿者”团队用热气腾腾的饭菜,为异乡务工者筑起了一道温暖防线,礼堂内众人或坐或站、一起用餐的画面,成为台风天里最动人的风景。王师傅扒了一口饭,笑着说:“本以为台风天要啃干粮,没想到能吃上这么香的热菜,太好吃了!”简单的话语里,满是对志愿者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