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童心 智趣伴成长 “青云拾趣·智趣奇遇集”暑期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通讯员 郑行娜
为丰富乡村儿童暑期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科学探索兴趣,促进城乡文化交流,2025年暑期,萧王庙街道联合市级文化特派员邵琳及宁波工程学院师生团队,精心策划“青云拾趣·智趣奇遇集”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以“艺术疗愈+科技启蒙+文化走亲+财商教育”为特色,通过多元化的互动体验,为青云村及周边村社的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场知识与乐趣交融的文化盛宴。
传统节日“趣”探索: 艺术疗愈中的文化传承
6月29日晚上,在青云村文化礼堂内,一场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社科普及活动拉开暑期系列序幕。邵琳与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PPT讲解、趣味短视频和互动问答,向孩子们生动展示春节、元宵、中秋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及文化内涵。
知识科普结束后,邵琳和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分发了画笔和画纸,并引导他们以“我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为主题进行创作。孩子们以画笔描绘心中的节日场景:元宵花灯的绚烂、中秋月圆的温馨、端午龙舟的热闹……色彩斑斓的画作不仅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更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活动通过将知识科普与艺术创作结合,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青少年在轻松氛围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家长纷纷感慨:“孩子们既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文化自信!”
科技大礼“智”体验: 人形机器人点燃科学梦想
7月4日上午,一场充满未来感的机器人科普活动在青云村文化礼堂登场。邵琳与宁波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教师卓浩铖带着大学生志愿者,为村里50余名小朋友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人形机器人公益科普。
活动中,“大黄蜂”铠甲机器人惊艳亮相,引发阵阵欢呼。在科普环节中,大学生们创新性地将人形机器人融入情景剧《人形纪元 虚拟伙伴的觉醒》,通过趣味表演生动展现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剧中,人形机器人配合剧情完成各种动作,引得小朋友们连连惊叹。
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与机器人握手互动,亲身体验编程操控,眼中闪烁着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机器人太酷了!我长大也要造机器人!”一名男孩兴奋地说道。此次活动不仅普及了人工智能知识,更以沉浸式体验激发乡村儿童的科技兴趣,为他们的未来种下创新的种子。
城乡共读“荷”相约: 自然美育与廉洁文化交融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点点的田野生活惬意吗?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7月1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荷韵拓印”城乡共读活动在青云村展开。邵琳与鄞州区东胜街道文化特派员范进剑共同牵头组织,通过绘本共读与荷韵拓印,让来自青云村和鄞州区东胜街道樱花社区的28名青少年在自然与书香中共度了别样的夏日“文化走亲”。
活动中,孩子们在邵琳的带领下,走过青云村的“踏实路”,在海定公园观察荷花荷叶“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在孙氏宗祠内聆听青云村廉洁文化故事。在亲亲堂中,孩子们与老师共同朗读绘本《点点的夏天》,一起分享记忆中的夏天。在随后的荷韵拓印环节,孩子们将荷花纹路拓印在帆布袋上,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
活动通过自然观察、文化讲解和艺术体验,既传播了廉洁价值观,又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孩子们在互动中建立友谊,收获了一场独特的文化体验。
财商启蒙“商”之道: 情景模拟培育未来掌柜
7月22日下午,一场生动有趣的“小小掌柜成长记”活动在青云村展开。邵琳与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案例讲解、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孩子们理解金钱管理、理性消费等概念。
活动中,授课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基础财商知识,通过生动案例让孩子们理解金钱与资源的关系、工作的价值,以及储蓄、消费、分享与交换等概念。
“小朋友们如果开店,会想成为哪家店的小店主呢?”这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立即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随后,孩子们被分为六组,轮流扮演“买家”和“卖家”,开启“做一天小店主”的情景体验。“卖家”们精心布置自己的店铺,为店铺取名、为商品定价、制定销售目标;“买家”则手持购物筐,穿梭于模拟的“大都会商业街”,通过询价、议价、交换等方式完成交易。一名“小掌柜”在复盘时分享:“我学会了不能乱花钱,要买真正需要的东西!”
活动尾声,邵琳为孩子们补充讲解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理念,强调金钱的获取需靠劳动,消费应注重实际价值,同时普及防诈骗知识,提醒孩子们“不轻信、不贪心”。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乡村儿童的财商素养,更培养了其团队协作与创造性思维,为素质教育注入新活力。
“青云拾趣·智趣奇遇集”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是校地共建、文化惠民的生动实践。萧王庙街道与文化特派员邵琳团队以高校资源为依托,以儿童需求为导向,通过艺术、科技、文化、教育的跨界融合,为乡村青少年打开了探索世界的多元窗口。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与文化特派员、高校合作,拓展非遗传承、城乡研学等特色项目,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智趣相伴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