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735R/2025-163591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生态环境局 | 发文日期 | 2025-06-19 |
关于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207号提案的答复
蒋明波委员:
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207号提案《关于加强噪声治理优化居民居住环境的建议》收悉,我分局高度重视,立即协同相关部门对提案内容开展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意见函告如下:
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群众关于宁静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群众宁静需求与周边声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2024年以来,奉化区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组建由纪检监察、生态环境、交通、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组成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以强化日常执法检查、聚焦疑难问题破解为两大举措,全年共开展相关检查693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65个,销号解决滨海新区亿纬创能公司噪声问题等11个疑难噪声问题。同时,开展第一批宁静小区创建,绿城玫瑰园、茗山馨舒雅苑、山水桃源、中央花园等4个小区成功创建宁波市级“宁静小区”。
经过多部门协同推进,有效解决了一批噪声突出问题,但因夜间部门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群众感官诉求与噪声国家标准多难一致、噪声污染取证执法困难、部分公众降噪意识不足等客观原因,噪声问题投诉依然存在高发趋势。
二、开展情况
今年,我分局以蒋委员噪声治理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深化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和“宁静小区”创建,并于5月19日组织相关部门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专题会商,有效压实压紧了相关部门关于噪声污染治理的工作职责,为噪声问题点上破解、面上长效机制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部门联动持续强化。由区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班牵头,定期组织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安、文广旅体、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娱乐场所、流动摊贩等领域的噪声执法检查,并运用教育和处罚相结合方式,对相关人员进行耐心劝导及教育,对屡劝不听、屡教不改的行为人予以警告、罚款处罚。今年以来,累计教育劝导300余人次。
(二)区域分类管控持续优化。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牵头,在详细规划阶段,充分考虑商业设施对住宅的影响,做好商业、住宅用地合理规划布局。由区商务局牵头,在商业用房经营业态管理上,以省级夜间经济城市创建为抓手,建设金钟广场、惠政老街、应梦里、城市文化中心等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由文广旅体局牵头,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切实强化娱乐场所审批前置,落实娱乐场所不得设在居民住宅区和学校、医院、机关周围等规定要求,源头管控噪声污染源。同时,重点在金钟广场、盈港大厦等夜间经营性娱乐场所集聚区推动成立娱乐行业自治会,制定噪声控制行业自律规定,约束商户夜间经营期间落实紧闭门窗等降噪措施,平衡经济发展与群众安静权益。
(三)噪声检测监测能力持续提升。由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站每年对区域环境噪声(市区设12个点位)、交通噪声(城区主干道设13个点位)、噪声功能区(城区设3个点位)定期开展噪声监测,2024年奉化区声环境质量水平较上年基本保持稳定。另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浙环发〔2023〕35号),计划三年内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并在现有3个噪声自动监测站基础上,新建4个噪声自动监测站。同时,已于2025年5月正式启动奉化区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修编工作,将结合国土空间规划、“2070”工业园区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成果,进一步优化声环境功能区划定。
(四)举报奖励机制持续探索。2023年,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宁波市奉化区财政局联合印发《奉化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举报奖励办法》,奖励办法规定“举报发生的下列行为,并经查证属实或立案查处的,可以获得奖励:工业企业生产时产生的噪声检测超标对周边产生影响的。”截至目前,共计申请奖励1人,奖励200元。但其他娱乐场所、流动摊贩、交通、广场舞等领域的噪声监管,相比于工业企业取证更加困难(主要困难有三个:一是周边环境复杂,噪声产生主体难以确定;二是持续性较差,噪声监测难以开展;三是广场舞噪声等国家标准缺失,超标与否难以认定),故在日常监管中多以教育劝导为主,较少开展立案处罚,较难落实举报奖励。
(五)犬类监管持续推进。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农业农村、住建、卫健等部门协同推进犬类监管工作。针对重点管理区域内的小区、商场等重点区域,每季度一次开展养犬管理宣传工作,现场分发宣传册、宣讲《宁波市养犬管理条例》等方式,倡导“责任养犬”,提高居民对文明养犬的认知度和自觉性。同时,加强部门、镇街联动执法,开展夜间犬类综合整治行动,对犬只扰民、无证养犬等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达到“以打击促管理”效果,同步开展重点管理区内流浪犬只的抓捕及收容工作。今年以来,已累计办理违规养犬治安当场处罚21起,分发宣传册5000余份、宣传物品2000余份。
(六)住宅降噪改造持续深入。区住建局牵头抓好噪声敏感建筑物的隔声降噪改造工作,对新建、已建住宅分类落实隔声降噪举措。在新建住宅方面,于2025年5月1日开始,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落实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从不大于75分贝收紧到65分贝等最新降噪要求。在已建住宅方面,一方面对装修、公用设施设备、小区营业用房商业活动、垃圾清运噪声等开展排查,基本掌握小区声环境现状,同时加强装修施工备案、噪声投诉处理、公用设施设备日常维护等日常小区管理;另一方面,制定装修、娱乐、宠物、垃圾清运、公用设施设备等各类居民公约,倡导形成“减少噪声、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三、下步计划
下步,区生态环境分局将持续推进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住重点时期,加强部门联动执法检查。以6-8月夏季群众噪声投诉较多为攻坚阶段,联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公安、文广旅体等部门,加大对娱乐场所、流动摊贩、冷饮摊等领域的噪声执法检查,坚决维护群众夏季宁静权益。
二是抓住重点区域,深化宁静小区创建成效。今年确定锦山明珠、秀水家苑、绿都小区等9个小区开展宁静小区创建,前期共排摸出46个噪声问题,并已分解落实至相关部门及镇街,后续将靶向聚焦这些问题的整改,推动老百姓“家门口”的噪声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三是抓住重点问题,破解一批噪声疑难杂症。以求精不求多为原则,积极寻求上级专家、技术团队支撑,力争有效破解藤上花开电梯、绿都小区消防水泵、锦山明珠启航乐园等群众反复投诉的噪声疑难问题。
四是抓好重点领域,深化噪声专项治理行动。围绕工业、交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等四大领域,开展噪声专项治理行动,各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分工明确,牵头抓好各领域噪声专项治理工作。其中,工业噪声由区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开展,交通噪声由区交通局牵头开展,建筑施工噪声由区住建局牵头开展;社会生活噪声由区公安局和区综合执法局根据职能牵头开展。
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奉化分局
2025年6月19日